第25期
晋城市妇女联合会
市妇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巩固提升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作为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和基层妇联组织的优势,号召全市妇女姐妹和家庭成员积极行动起来,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共同创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为我市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注入巾帼力量。
宣传引领 凝聚文明合力
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充分展示妇联参与创文的工作成果、妇女群众在创文活动中的风采以及妇女典型,为推进城市文明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太行女儿巾帼大宣讲”活动,采取多种方式传播正能量,让妇女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利用“太行女儿”微信公众号和各县(市、区)妇联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宣传活动,并通过全市1624个妇女微信联络群转发传递。
二是注重典型宣传。培树先进典型,在“太行女儿”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最美家教家风故事”“乡村振兴先进典型事迹展播”“最美巾帼家政人”等栏目,大力宣传先进典型。邀请各级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等先进代表,深入各县区作初心事迹宣讲,引导和激励广大妇女立足新起点,建功新时代。
三是助力女性素质提升。深入实施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太行女儿七彩文化学堂”公益课堂,采取“妇联组织+公益组织+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开设母婴、戏曲、安全、形体、心理、书画等公益课程,不断开拓女性视野、滋养女性智慧、增强女性本领。同时,推动“女性文化学堂”向基层延伸,各县(市、区)妇联也在积极打造特色公益课品牌,沁水县“沁萱文化学堂”、阳城县“红袖学堂”、高平市“长平秀堂”也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凝聚更多文明“她”力量。
四是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把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垃圾分类同“美丽庭院”创建相结合,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发挥独特作用,以庭院小美促家园大美,以美丽庭院促人居环境改善,为打造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晋城贡献巾帼力量。
立足家庭 传承文明家风
将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家庭文明工作,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方法手段,努力使好的家风推动形成好的社会风气。
一是推进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大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营造争当最美家庭、弘扬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开展新时代家庭风采展播,宣传最美、清廉、绿色等各具特色的典型家庭事迹。举办形式多样的清廉家庭建设活动,各级妇联线上推送古圣先贤、革命前辈、本土乡贤清廉家风家训故事等百余期,推动清廉价值理念在家庭落地生根。
二是推进家庭教育支持行动。联合市家庭教育协会组建“太行女儿”疫情心理援助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通“守护心灵”心理公益援助热线,建立心理援助微信群,为广大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筑牢心理防线。开展“爱在你身边”家庭教育公益课、优秀家风故事征集、“小家传大家”作品征集、家教讲堂、家庭教育公益咨询服务、主题讲座等,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是推进家庭服务提升行动。打造晋城市儿童之家示范基地,向儿童及家庭提供家教指导、心理健康、儿童保护等多样化的服务。围绕“亲子共沐书香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开展“读好书 助抗疫”线上亲子阅读打卡活动,推送亲子阅读书目,展播亲子诵读短视频,开展图书跳蚤市场、亲子花毽课、少儿手工课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家庭环境。
维权维稳 维护文明环境
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建立健全机制,强化协作配合,不断推进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系统化,为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
一是构建维权工作格局。市县两级都已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实现全覆盖,乡村妇联设立调解工作点,形成组织协调、培训指导、配合落实的四级调解工作网络。打造“妇联主导+专家指导”的婚调模式,与市公安局建立家暴警情通报制度,对被告诫家庭开展“1+6”法律援助及关爱帮扶,构筑起部门协调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格局,构建起横向联动、纵向到底的维权服务工作体系。
二是打造维权工作品牌。扎实推进“五色”分级预警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及相关案件发生。高平市妇联探索打造“三站三调”婚调工作新模式,从家庭初始调解、法律咨询调解、诉前维权调解“三站三调”式化解家庭纠纷,形成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站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蹚出了新路。
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坚持常态化宣传与重要节点宣传相结合,不断深化“七进一讲”线下普法活动,并通过太行女儿公众号“法律微课堂”普及与妇女群众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共开展普法宣传285场(次),线上推送普法知识280余期,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册。
关爱帮扶 倡扬文明新风
加强与各类慈善机构、公益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的联系合作,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特殊困难群体上,使她们从一件件小事、一件件实事中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妇联的关爱。
一是深化巾帼健康行动。以“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宣传活动为契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持续推进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和救助工作,营造适龄妇女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常态化开展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各级妇联组织因地制宜,引导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妇女骨干积极探索实践,进行精准服务,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活动,市妇联在“七一”前夕,对老党员老妇干进行走访慰问,各级妇联为贫困户送慰问品、帮孤寡老人做家务、陪留守儿童学习玩耍、对问题家庭送法律服务心理抚慰、结对帮扶、春秋农忙互助等,真正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三是重点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各级妇联组织围绕“送法到家 让孩子健康成长”“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等主题,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等阵地辐射作用,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六一”关爱慰问、《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七彩梦”少儿公益课、关爱留守儿童“影像童年”公益行动、金秋助学活动等260余场(次),发放《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宣传资料万余份,1.2万余名家长儿童受益,把家庭教育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
巾帼志愿 传播文明理念
组建“太行女儿”巾帼志愿服务队,在妇女维权、关爱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扶贫助困、环境保护、文艺演出、大型社会活动等方面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扮靓城市文明底色。
一是架起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桥梁。“太行女儿”巾帼志愿服务队分为孝亲敬老、关爱儿童、婚恋家庭、脱贫攻坚、家庭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文艺轻骑兵等八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八支巾帼志愿服务分队着眼于供需对接,常态化志愿服务,长期关心关爱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三关爱”活动、为孤寡老人洗脚理发、为残疾人打扫卫生等。
二、开展特色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太行女儿”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恋在这里 军地有约”大型婚恋交友志愿服务活动,并在“5.20”“七夕”节等特殊节点,组织志愿者到辖区各婚姻登记处开展新婚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太行女儿文艺轻骑兵开展“晋善晋美 有你有我”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巾帼志愿者自创、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城乡社区持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抗击疫情期间,“太行女儿”志愿服务队组织妇联执委、团体会员、先进妇女典型等巾帼志愿者,主动与基层党委政府协调联系,力所能及为辖区有需求的妇女群众特别是“一老一小”提供物资订购、生活关爱等就近就便服务;联合市家庭教育协会、心理协会开通抗疫心理援助24小时公益热线,为广大市民提供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为群众戴上防控战“疫”的“心理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