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
晋城市档案馆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8月,晋城市档案馆成立了兰台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市档案馆先后荣获了“晋城市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美丽晋城领域先进集体”“创建文明城市集体三等功”“晋城市文明单位标兵”“民生服务领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抓队伍建设
打造一流志愿服务组织
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的有力保障,也是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组织。馆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确了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任务、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承办人员为具体责任人的“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志愿活动。安排专员对单位全体人员开展志愿者网上注册登记,截至目前,市档案馆22名在职党员干部全部注册为志愿者,注册率达100%,志愿服务开展规范、有序,累计服务时长640小时。
三是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市档案馆每年初安排专员组织制订印发志愿服务活动排班表,确保行动有计划,计划早安排,并对志愿者行动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期间,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志愿者装备,按时按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弘扬雷锋精神
积极参与社区管理
城市环境整治提升,不仅要让城市有光鲜亮丽的“面子”,更要给广大居民整洁舒适的“里子”。市档案馆严格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丰富活动载体,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一是注重培育文明风尚。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进网格、包栋楼,入户宣传文明创建知识,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4次,发放宣传资料5200余份,有效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注重推动文化传承。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各种特色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读经典书籍、唱经典歌曲、看经典影片,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道德力量,提升道德素养。
三是推进典型引领行动。组织开展道德讲堂进社区活动,同时帮助指导社区开展社区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探索建立礼遇好人、礼敬模范的制度办法,完善道德模范帮扶和管理机制,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四是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协助社区开展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整治,通过帮助施划停车位、配备垃圾桶、灭火器、更新版面等方式,美化辖区内的小街小巷。
立足部门职能
深化文明创建内涵
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能,强化责任担当,全局动员、全员参与,多举措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一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市档案馆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以《太行明珠 魅力晋城》展览为主,向社会公众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5年开馆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8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基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
二是强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管理。制定完善并认真落实志愿服务制度和志愿者工作守则等各类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及时更新、完善志愿服务活动记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记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记录和投诉建议登记簿等各类记录册;按照志愿服务守则“五要”“五不得”要求,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提升志愿者行为规范。
三是认真做好主次干道巡检工作。认真组织全馆党员干部分组、分段对责任街道卫生环境、绿化美观、广告设置、交通秩序、流动经营等方面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主次干道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四是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分批次组织志愿者在城市交通的高峰时段,身穿志愿者服装、手持交通指挥旗在指定路口的四个执勤位点,认真履行文明交通志愿者职责,协助交警耐心地引导过往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自觉成为文明交通的践行者,传递了文明正能量。
为人民谋幸福永无止境,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市档案馆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断深化拓展创建成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良好的创建成效和优秀的工作成绩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