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中这个开怀大笑的老人,是陵川县马圪当乡西岭村村民张崩儿。82岁的张崩儿,每次见他都是这么开心,用他的话说,“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帮助我们村改造危房、建农家乐、修路、建村委会大楼、建污水处理工程……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越来越高,别看我年纪大了,身子骨好着呢,每一天都过的很幸福!”

如今的西岭村,小到垃圾桶,大到污水处理项目,处处都有环保人的影子,西岭村的环境综合治理成为佳话,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这让一心想把日子过好,想让居住环境变美的村民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但四年前的西岭村,可不是这样的。

2016年,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成为陵川县马圪当乡西岭村帮扶单位,向村里派驻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贫穷、闭塞、落后,脏、乱、差的村子。
“村子要脱贫,村庄环境首先要有新变化,我们是环保人,环境治理不好,老百姓会笑话的。”在走访调研中,队员们发现村民随处倾倒生活污水,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为此,工作队向局里打报告,协调解决资金50万元,并依靠自身优势,聘请环保志愿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帮村里建起了污水收集处理厂,解决了全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西岭村党支部阵地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房。晋城市生态环境局从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对村党支部办公场所进行改扩建,建起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村级活动中心,让支部办公有阵地,党员学习有场所,群众活动有场地。

同时,他们对西岭村村容村貌进行改造,完成了村内文化墙的建设;改造了公厕;对自然村照明条件差的路段增设了路灯;启动“爱心扶贫超市”,营造了“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全民共建好乡村”的浓厚氛围。

上图中,农用三轮车上满载着的是紫苏,村民正拉去中药材加工厂卖钱。第一书记张鲜花介绍说,“种植紫苏的肥料、种子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村民们通过种植紫苏每年也能产生一定的收益。”除了中药材加工项目,在帮扶工作队的努力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西岭村还引进了前岭、万丰两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分红受益,户均增收600余元。

“这儿的农家乐环境好,饭菜味道鲜美,一点都不比酒店里的差。”来自河南的骑行爱好者段先生由衷赞叹。“现在的农家乐原址是一片荒地,经过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和乡里的开发治理,盖起农家乐,带动了村民增收。同时,我们还实施了村庄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为西岭村下一步打造休闲避暑文旅基地奠定了扎实基础。”西岭村村支书张素印说道。

“脱贫攻坚以来,因为有了晋城市生态环境局的帮扶,马圪当乡西岭村有了集体产业,老百姓也有了稳定收入,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脱贫成效显著,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蜕变成马圪当乡脱贫攻坚的典型村。”马圪当乡副乡长程劲草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