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澈河水成为发展“活水”——我市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发表时间: 2020年04月20日       来源: 晋城文明网

  俯瞰晋城9490平方公里土地,257条河流因为河长制的全面推行,有了自己的守护人。如今,水更清了,岸更绿了,人民的生活环境也更加宜居。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我市以深化河长制改革为抓手,聚力攻坚“六大任务”,精心组织,高位推进,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9个国、省考监测断面全部达到考核目标,高质量完成了“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让清澈河水成为发展“活水”,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治水成绩单。

  ◆ 河长制改革,从“有名”变“有实”

  去年,我市吹响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号角。总河长带头认河、巡河、护河、治河,带头深入沁、丹两河,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河长制改革。全市2335个河长履职尽责,全年累计巡河54337人次,完成率134%,多次召开部署会、督办会、座谈会,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走在阳城县芦苇河河畔,基层巡河员打开河长APP,APP记录下了巡河员巡查河道的轨迹,平均每3秒定位一次,通过“巡河轨迹管理”系统和“河长日志”系统,还可以查看河流的详细情况、问题整改情况,图文并茂。

  实时巡河、实时跟踪、实时督导,这是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成效。

  在工作中,我市创新“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工作机制,为7位市级河长各明确1名河长助理,设立村级巡河员902名,配套出台《晋城市巡河员管理办法》,将河长制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落细,配合河长APP,以大数据为利剑,智慧治河,推动河长治理向小微水体延伸,努力实现水体治理全覆盖;制订河长制工作重大事项挂牌督办实施细则,明确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时限,实行河长制述职报告制度;确立合署办公轮岗机制,抽调市水务、住建、环保、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优化机构与职能配置,成立市河长制事务中心,强化河长制工作力量;市检察院、河长办和水务局联合建立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夯实基础保障,制订《涉河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强化河长制工作督查检查,不断推动我市河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实践证明,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落实-督查-整改-落实的河长制工作闭环,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逐渐从“有名”转向“有实”,每一名河长对每一条河流的治理也从管得住逐步变成管得好、管出成效。

  ◆ 查找源头,水岸同治

  4月的书院河生机勃勃,清凌凌的河水,粉嫩的鲜花,青翠的绿植,无时无刻不让沿河休憩的市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在治理之前,书院河却是另一番景象。

  书院河发源于市区北部的白马寺山,由北向南流径市区,汇入西河,全长7.1公里,是流经主城区的10条河流之一。长期以来,河流沿线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养猪场、洗煤厂等小企业产生的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河水严重污染,书院河成了名符其实的“臭水沟”,后来水源逐渐枯竭,书院河只剩下干涸的河道。

  去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投资4900余万元强力推进书院河上游河道治理及清水复流工程,书院河提前一年实现清水复流。复流之日,沿河百姓频频驻足观看,拍手称赞。

  “书院河清水复流”成了我市治水的一个典范,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热切地希望全市的河流像书院河一样美丽地流淌下去。

  污染现象在水里,根源其实在岸上。与书院河治理道理一样,河湖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查找源头,水岸同治。

  为此,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频繁打出黑臭水体整治、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等组合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如画”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年来,我市着力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生态空间管控,积极推进划界确权工作,完成了市级6条河流、县级30条主要河流的治导线规划编制工作,以及20座水库的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扎实开展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高平许河上游野川镇段河道治理工程和陵川县武家湾河河道治理工程。

  一年来,我市扎实开展水环境治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结合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启动东河、西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现代城市水系;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排查整治35个县级及以上和千吨万人水源地,积极敦促问题整改。

  一年来,我市有序推进水生态修复,加快沁河综合治理,实施沁河(润城段)生态景观治理,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沁河生态廊道;有序推进人工湿地修复,高平丹河北部湿地、高平南部两河湿地、丹河人工湿地、丹河龙门湿地公园等人工湿地运行良好,泽州县石淙头人工湿地建设、高平苏庄湾人工湿地稳步推进;加快太行山、沁河、丹河“一山两河”水土流失治理,让晋城真正留得住水,看得见山。

  ◆ 做好“水文章”,保护水资源

  水是生命所系,更是生产所需、发展之要。按照“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思路,新建丹河新城成为我市拓展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增长极、推进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之初,丹河新城就将“以水润城、以城护水”作为重要原则。

  走进泽州县丹河湿地,清澈的水面碧波荡漾,水中的芦苇随风摇摆,不时有鸟儿掠过水面嬉戏、捕食,路边欢声笑语不断,慕名而来的人们在驻足赏水、赏花。

  虽然目前丹河新城正在加速建设中,但丹河湿地的水环境却丝毫未被破坏。新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并重,让以丹河湿地为生态绿核的新城形象已然可盼可想。

  盘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我市将水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体现在丹河新城建设上,还时时刻刻体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细节里。

  持续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全市年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符合国家规定指标;严控高耗水行业发展,在阳城和高平化工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试点,倒逼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

  持续强化水污染治理。实施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倒逼各县(市、区)落实责任,去年11月底前,全市共扣缴生态补偿金6220万元,奖励生态补偿金2420万元;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取缔非法排污口53处,对全市涉水企事业单位实施环保“黄、红”牌管理制度,对16家化工企业和1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实行“日排放总量”控制;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建成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5座,日处理能力共计17.8万吨,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6座,日处理能力达3.3万立方米;严格畜禽养殖禁养管理,全市987家规模养殖场建成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配套率达96%,高出省定目标6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约86%,高于省定目标13个百分点。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查重处环境违法行为,对10起市级涉水环境违法案件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达174余万元,1家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企业被下达限制生产的决定;开展“携手清四乱、维护河湖生态”百日会战行动,排查“四乱”问题234个,销号233个,检察部门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48件,水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正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强保障。

  污染少了、河道畅了、水质好了、景色美了,如今的晋城处处可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气象。下一步,我市将再接再厉,科学谋划,精准治水,以更高标准河长制打造更高颜值的水环境,最终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总体目标。

    □记者 裴囡囡 

责任编辑:苗慧慧

Copyright ©2012-2022 jc.wenming.cn

主办单位: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E-Mail:sxjcwmw0356@126.com Telephone number:0356-2566219 2566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