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强调,“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今日,文明晋城登载我市“好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心得感言第四期。

1981年秋,年仅6岁的她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整条右腿。求学途中,她坚持同命运抗争,最终在老师的关爱下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她决心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将爱传递下去。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二十年的农村普校教学,五年的特校工作,她只愿每一个孩子都被阳光找到,愿每一个生命都同样精彩。她就是中国好人——王平。
学习感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李培生和胡晓春同志日复一日的坚守、持之以恒的奉献,就是对好人精神最好的诠释。
我叫王平,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教师代表。
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我与众不同的求学历程中得到了太多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我就是想接过老师手中爱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地传下去。毕业后,我在农村中学任教,破旧的教学设施、落后的教学理念,挡不住我们年轻人奋进的心。跟着杂志学、跑到外地学,我们在信件中教研、在互联网问道,一天天、一课课,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大家执着地奔走在语文的路上、教育的路上。十年后,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的获得,传递给又一代年轻教师的不仅有坚守的方向,更有坚守的力量。
二十年后,我从普校转岗到特殊教育学校。为了改变“特教学校就是看孩子的”这个认识误区,我和我的团队扎扎实实搞教研、废寝忘食研究课题,我们从教师的理念转变入手、从校园的环境设施入手、从家长的观念入手、从每一节课入手、从每一个孩子入手,我们就是要让特教学校有学校该有的样子、要让特殊学生有学生该有的样子。
接受特需学生吃饭时遮不住的口水、接受一节课可能讲不通一个词语的无奈、接受行为不良习惯的孩子反复的情绪躁动……接受一切的存在,轻声细语地安慰,习惯并且努力改变这一切,时时、事事、处处都是教育的良机,这是特教老师的使命。历时8个月终成型的校歌录制,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具制作比赛、学生叠被子大赛等活动的成功举办,省厅“三优”评选二等奖、送教上门案例探索奖、优秀论文组织奖等荣誉的获得,是我们艰难坚守中明亮的光。
普校的时候我喜欢分享吴非老师的一段话:每个老师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再亮一点,你的学生就能走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特校的时候,我和老师们说,我们就是要追寻光、成为光,我们要带光而行穿越罅隙,寻找到夹缝中的特需孩子,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被阳光找到,每个生命都同样精彩”!
当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够发自内心地说,我热爱着,我深深地热爱着的时候,这种坚守就会成为一种精神遵循、一种认知镌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好好人精神,在一点一滴的平凡工作中认真落实,总会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看到明亮的光和方向。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吧。